对港片迷而言,《水饺皇后( hòu)》是不容错过的电影(影迷( mí)请酌情考虑)。
它的导演是( shì)刘伟强。近几年,刘伟强给( gěi)人的印象似乎成了主旋( xuán)律专业户,以致很多人都( dōu)快忘了:这还曾是《无间道( dào)》的导演、《重庆森林》的摄影( yǐng)师(另一位是杜可风)。
刘伟( wěi)强,成长于香港电影的黄( huáng)金时代并在本世纪初成( chéng)为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 zhù)。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
当这( zhè)样一个北上多年的名导( dǎo)暂时放下大片任务,回归( guī)本土去拍摄一部人物传( chuán)记片的时候,多少还是该( gāi)支持一下。
上世纪90年代,人( rén)物传记片曾在香港风靡( mí)一时,但基本上“非警即匪( fěi)”,如《跛豪》、《雷洛传》、《惊天大贼( zéi)王》、《濠江风云》等。其中大部( bù)分是粗制滥造之作。至于( yú)那些品质出众、表演出彩( cǎi)的人物传记片,则成为了( le)遥远的回忆......如关锦鹏的( de)《阮玲玉》和谢君豪的《南海( hǎi)十三郎》。

《水饺皇后》属于睽( kuí)违已久的港产传记片,影( yǐng)片讲述“湾仔码头”创始人( rén)臧健和的人生故事,质感( gǎn)上比较贴近罗启锐的《岁( suì)月神偷》,主打一个怀旧牌( pái)+写实主义。虽然以成片效( xiào)果而论,它离《岁月神偷》还( hái)有不小的距离......
不过,影片( piàn)对时代氛围的把握还是( shì)不错的。它在“硬件”方面:如( rú)置景、美术、服装和道具方( fāng)面可圈可点,这点颇似刚( gāng)刚在金像奖上大获全胜( shèng)的《九龙城寨之围城》。不出( chū)意外的话,明年的金像奖( jiǎng),《水饺皇后》至少能获得最( zuì)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 zào)型设计等几个技术奖项( xiàng)的提名。
更令港片迷欣慰( wèi)的是:《水饺皇后》有着豪华( huá)的配角阵容——单凭港片黄( huáng)金年代那一众熟悉面孔( kǒng),就值回票价。

就像以上这( zhè)张图,如果你能认全他们( men)的话,地道港片迷无疑了( le)。其中很多人就客串了一( yī)场戏(如金像影后鲍起静( jìng)、“老顽童”秦煌、“唐牛”谷德昭( zhāo)、“程灵素”龚慈恩、“大佬B”吴志( zhì)雄等),由此可见刘伟强在( zài)香港的人脉和号召力。
将( jiāng)这么多眼瞅着就亲切却( què)愈发苍老的面容汇集在( zài)一起,“忆往昔”的怀旧情一( yī)下就出来了,与影片的整( zhěng)体基调和主旨相得益彰( zhāng)。
很多人都对袁富华饰演( yǎn)的糖水伯印象深刻。是,这( zhè)就是香港甘草演员的能( néng)力:从《周处除三害》中一言( yán)不合就将小弟爆头的黑( hēi)道大哥到《水饺皇后》中唯( wéi)唯诺诺、心地善良的底层( céng)小人物毫无违和。

糖水伯( bó)的角色之所以动人,是因( yīn)为袁富华演出了真正的( de)底层心态:一种遮掩不住( zhù)的深层自卑和谨小慎微( wēi)的惯于自保。无论他面对( duì)警察华哥还是前来砸场( chǎng)子的“志雄哥”时,都是第一( yī)时间认怂——听着臧姑娘在( zài)警局向华哥据理力争,他( tā)只敢躲在其身后默默点( diǎn)头支持;看着臧姑娘和志( zhì)雄哥手下起了争执,他第( dì)一时间赶着赔笑赔罪,想( xiǎng)要平息事态......

也就是说,无( wú)权无势的小人物的善良( liáng),是严酷现实逼出来的......善( shàn)良是其必须的生存策略( lüè)。所以你会发现:当若干年( nián)后糖水伯再见已经“飞黄( huáng)腾达”的臧姑娘后,他的心( xīn)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语( yǔ)气客气地有点生疏:“是你( nǐ)自己有本事!”——遇见“上位者( zhě)”本能地退缩已成了这个( gè)小人物刻在骨子里的基( jī)因,他从来就没奢望过会( huì)有人真的在乎自己,哪怕( pà)那个人曾受过自己的恩( ēn)惠。
这就是当他听臧姑娘( niáng)说“以后换我来照顾你”时( shí)眼眶湿润的原因。

真正的( de)底层,是这样子的。只要你( nǐ)认真观察过他们、和他们( men)打过交道。底层不是靠居( jū)高临下的“同情心”就能装( zhuāng)得像、演得出来的——这是大( dà)陆太多电影电视剧的问( wèn)题。
——说白了,那些演员的人( rén)生太顺遂。
另一位给我留( liú)下深刻印象的演员是许( xǔ)久不见的大佬B:吴志雄。现( xiàn)年71岁的他其实就一场戏( xì),就是手下骚扰臧健和女( nǚ)儿,他目睹臧健和拿刀反( fǎn)抗的那一幕。

吴志雄的眼( yǎn)神,太到位了。乍一看,你几( jǐ)乎看不到这个人物有什( shén)么“反应”——这种处理是对的( de),因为吴志雄演的是黑道( dào)人物,他对刀甚至对血本( běn)来就不会有什么“反应”;其( qí)次,在手下面前,他要“端住( zhù)”,不能流露出“少见多怪”的( de)样子。
但透过吴志雄貌似( shì)不动声色却又紧盯臧姑( gū)娘的双眼,我们能看出这( zhè)个人物的内心受到了震( zhèn)动。“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 zhè)出人意料的一幕使过惯( guàn)了打打杀杀、刀口舔血的( de)日子的大哥内心起了波( bō)澜。在那一刻,他想起了小( xiǎo)时候母亲为保护自己做( zuò)的一些事情......
我觉得:所有( yǒu)喜欢在电视剧中声嘶力( lì)竭、卖力演出的演员把吴( wú)志雄这段无台词的眼神( shén)诠释看十遍,感受一下什( shén)么叫真实的、有份量的表( biǎo)演。
你说吴志雄这种人能( néng)有什么“演技”?他年轻时,本( běn)来就是个黑社会。因家贫( pín)混迹江湖十几年,换来一( yī)身刀伤(《古惑仔》系列中陈( chén)浩南的原型,就是吴志雄( xióng)),后来才洗心革面,退出江( jiāng)湖,以电影演员的身份救( jiù)赎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演( yǎn)“技”这东西,技巧固然重要( yào),但年龄、阅历及由此积累( lèi)的表演直觉更加重要。
大( dà)致说来:香港演员的表演( yǎn)以经验和领悟见长,他们( men)可以极尽夸张之能事,可( kě)一旦出演正剧,往往又会( huì)表现得非常生活化,以还( hái)原真实为目标(在此举两( liǎng)个演员:张家辉和吴孟达( dá));而内地演员因普遍受过( guò)专业训练,更注重技巧和( hé)方法,以拿捏情绪和戏剧( jù)化见长,也就是更善于以( yǐ)舞台化的表演让观众看( kàn)清角色的内心。
这就导致( zhì)一个问题:大陆演员在与( yǔ)香港演员的合作中往往( wǎng)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kuàng)。典型如《无间道3》中的陈道( dào)明:与其他演员贴地生活( huó)化的演出相比,他完全是( shì)另外一套表演体系和风( fēng)格。

在《水饺皇后》中,我们同( tóng)样能见到这种水土不服( fú)的情况。马丽、朱亚文和其( qí)他香港演员的演法是不( bù)一样的。
不过作为贯穿全( quán)片的大女主,马丽的表现( xiàn)总的说来还可以,这主要( yào)得益于她饰演的角色,就( jiù)是从大陆移民过来的、说( shuō)话方式就是与周围环境( jìng)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这一( yī)逐渐融入香港社会的过( guò)程与马丽靠强大情绪驱( qū)动、“引人注目”的表演方式( shì)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yīng)。你也不好嫌她给的情绪( xù)太多太满,因为臧健和经( jīng)历的诸多打击和人生困( kùn)窘(如爱人背叛、女儿走失( shī)、饭店摔伤、被警察驱赶等( děng))就是更易去表现那些大( dà)起大落、极端激动的情绪( xù)。
——如果你觉得通篇下来煽( shān)情过度,这也是刘伟强的( de)问题。
所以甚少演正剧的( de)马丽这回勉强算是撑住( zhù)了全片。但有两场戏实在( zài)过了:一是臧健和欲在天( tiān)台上自杀。对一个性格坚( jiān)韧、不服输且深爱女儿的( de)人来说,虽有先前一系列( liè)的打击做铺垫,但这一瞬( shùn)间“万念俱灰”想要轻生的( de)场景依旧缺乏说服力;

二( èr)是臧健和的回家奔丧戏( xì),情绪拉得太满了。因为电( diàn)影先前并未刻画好臧健( jiàn)和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 lián)结,所以此刻的撕心裂肺( fèi)显得过度。主要是刘伟强( qiáng)在臧健和-母亲,臧健和-女( nǚ)儿的戏份中夹带了一些( xiē)“私货”,如影片监制罗晓文( wén)所说:“导演是把很多他对( duì)妈妈的感情投射在这部( bù)戏里面,所以这除了是臧( zāng)姑娘的故事外,其实也有( yǒu)一些刘导自己小时候的( de)回忆”。
像先前提到的吴志( zhì)雄收保护费一幕,就来自( zì)刘伟强小时候和母亲的( de)亲身经历。也大概因为自( zì)己存有这样的心结,《水饺( jiǎo)皇后》才在片尾打出字幕( mù):“献给天下的母亲”。

我对此( cǐ)事是这么看的:眼下的市( shì)场环境和大众心理,亲情( qíng)牌的确比较好打(如《你好( hǎo),李焕英》、《哪吒2》),但作为掌控( kòng)全局的导演,还是要把影( yǐng)片最该着力的表达想清( qīng)楚。臧健和的人物传记片( piàn),最该讴歌的是臧健和本( běn)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 de)创业精神,因为她的传奇( qí)履历象征着崇尚包容的( de)港人的“狮子山”精神。“伟大( dà)母性”是她的一面,而不是( shì)这部电影的重心。
可从成( chéng)片效果来看,“亲情”与“创业( yè)”的篇幅似乎达到了一半( bàn)对一半的程度。塑造人物( wù)切忌贪多求全,这并不能( néng)使臧健和的形象变得更( gèng)加丰满,反会因时间分配( pèi)和剧情分散的问题导致( zhì)人物形象趋于“完美”的扁( biǎn)平。

这就进一步说到影片( piàn)叙事上的问题:前一个小( xiǎo)时有点慢,后一个小时又( yòu)有些赶。尤其“故地重游”的( de)结尾戏,收束得很仓促。
当( dāng)然考虑到一个人的“苦难( nán)史”就是要比“发家史”有更( gèng)多的戏剧和情感冲突,“头( tóu)重脚轻”的编排策略也能( néng)理解。
影片将重心放在臧( zāng)健和来港前六年(1977~1983)的早期( qī)经商经历,也就是在她获( huò)日方投资由码头小贩变( biàn)身小工厂主,产品从现煮( zhǔ)水饺扩展到冷冻产品之( zhī)前——在这之后,电影的情节( jié)大大加快,显得臧的事业( yè)过于顺风顺水、如有神助( zhù)。

一些人诟病的正是这点( diǎn):首先,臧健和的成功虽与( yǔ)自身努力分不开,但也有( yǒu)时代因素和贵人相助,而( ér)能出这种人的时代,已经( jīng)过掉了。这年头,很多人对( duì)这种描述传奇创业经历( lì)、劝人“奋进”的电影第一时( shí)间就心生反感;其次,刘伟( wěi)强又没把臧健和完成资( zī)本积累和事业扩张的关( guān)键几步拍详细(拍是拍到( dào)了,就是太赶),这让不熟悉( xī)臧健和的观众更加难以( yǐ)相信、难以共情。
不过我们( men)也可试着把问题反过来( lái)想想:如果刘伟强淡化的( de)是臧健和艰难的事业起( qǐ)步阶段,反而详细记录其( qí)商业版图的扩张史,那这( zhè)片的评分八成比现在还( hái)差——观众又会嫌它没“人味( wèi)儿”及就像一部湾仔码头( tóu)的企业宣传片(现在已经( jīng)有这种声音)。

所以为了使( shǐ)故事更“接地气”,影片采取( qǔ)先详后略的叙述策略没( méi)有问题,就是这种年代提( tí)示+情节累积的剪辑方式( shì)过于保守,给人的观感就( jiù)是戏份均摊+情节臃肿,最( zuì)终导致“成功前”和“成功后( hòu)”的割裂感比较明显。
大家( jiā)仔细想想,影片的叙事可( kě)用两个字概括:“平”+“煽”——平铺( pù)直叙的叙事中又频频依( yī)靠突发事件和马丽的激( jī)烈情绪来煽情,很多台词( cí)过于直白。往好了讲,这么( me)讲故事还算流畅,不至于( yú)让人看不下去;但论技巧( qiǎo),按线性时间稳步推进实( shí)在有些单调乏味。
——或者说( shuō)对曾擅长双线甚至多线( xiàn)复杂叙事的刘伟强来说( shuō),这活太简单了。
这让我想( xiǎng)起一部许鞍华的老片《千( qiān)言万语》,同样是描绘底层( céng)人生活艰辛、将宏大历史( shǐ)背景与个人情感命运相( xiāng)融合,力图展现时代的风( fēng)云变幻,它的叙事手法就( jiù)很高明:评书串场+关键词( cí)概括+倒叙进入,完全牵着( zhe)观众鼻子走。

所以我对《水( shuǐ)饺皇后》的总体意见是:如( rú)果你是港片迷,大可走进( jìn)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它不( bù)难看;但若你以影迷的标( biāo)准来衡量电影,那这部不( bù)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