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看谁看,我是不爱

对《蛟龙行动》最妥帖的推荐语应该只有四个字: 军迷必看。 不是军迷呢?那就得另说了。 它的观感,我提两个类似的电影,一部是雷德利·斯科特的《黑鹰坠落》。另一部是沃尔夫冈·彼德森的《从海底出击》。 我把这类电影统称为,纪录片式战争片。 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就是打。打枪、打仗。几近从头打到尾。 如果你喜欢这类型片子,那么请放心去看《蛟龙行动》,它不会让你失望。 从海面到水里,人和人刀枪以对,潜艇与潜艇鱼雷对轰。 哪怕他们没打累,观众可能都看累了。这毫不夸张。 相较于《黑鹰》和《海底》两部经典佳作,《蛟龙行动》还有特别之处,它更花哨。 花得眼花缭乱。 各种花式运镜,像吃了炫迈停不下来。 只是几个车辆的正常行进,林超贤都要给配上相当激昂的旋律,再切换好几个不同视角,近景、中景、远景,无人机视角,一应俱全。 进了潜艇,更是长镜头、跟镜头等各种运动镜头一波接一波。 我像个土老帽般,被《蛟龙行动》按在座椅上,接受着导演的电影美学洗礼。 “瞧,牛不牛?”“看,爆不爆?”“说,吊不吊?” 林超贤化身2025年度良心卖家,让观众花的电影票钱,一分一秒都不觉浪费。 对军迷而言,能在影片中看到1:1复刻的核潜艇,可能也会感到很兴奋吧?简直超值。 哪怕不是军迷的我,看到影片中出现儿时游戏《红警》里的“火箭飞行兵”也着实小小惊艳了一把。 这大概是我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唯一的倾心时刻。因为我不是军迷。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专业名词,让非军迷乃至非潜艇迷的我,生出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跃变层,鱼类噪声,非接触,方位073,前进3艏倾3度,超导磁流体,无轴泵推······ 影片中的人物门拽名词拽得越利索,我越是无望。 某种意义上,你可以将《蛟龙行动》看作是一部军事宣传片,像是CCTV 7国防军事频道播出的一档特别节目。 对喜欢这一挂的观众来说,简直饕餮盛宴。而对这类题材提不起兴趣的观众而言,你们只需知道《蛟龙行动》的时长是146分钟。 与军事宣传片不同的是,《蛟龙行动》还有大量的打戏。 拿几场肉搏枪战戏来说,我在观看过程中,特别想念李安,想念他的120帧电影。 从《红海行动》就能看出,林超贤在拍这类题材时,尤为偏爱摇、手持、快速剪辑这种呈现手法。 可24帧的电影压根不足以承载林超贤的暴力美学。 看到眼里,我不会觉得很炫、很爽、很燥,而只会感到很晃,很糊,很晕。 别说看不清动作场面了,打起来连演员的脸我都看不清谁是谁。 言而总之,单就观感而言,《蛟龙行动》较为极端,喜欢的朋友会很喜欢,反之则亦然。 再来说故事。是《蛟龙行动》的薄弱项。 电影的主题,相当人道主义。这一次,不像《红海行动》里那样,是去拯救中国人民,而是潜入敌国的潜艇里救敌国人。 没有特殊的原因,台词是这样向观众解释的: “只要里面还有生还者,我们就应该去救援”。 可谓形象说明了何为大爱无疆。 为了救外国人,付出的代价相当惨痛,核潜艇几个系统损坏,几十人受伤,两人牺牲。 至于费劲救出的外国人,则是当场殒命。 白费力气了?并不。因为这个外国人临断气前,说出一个惊天秘闻。 有坏人要破坏世界和平! 他们妄图引爆海下基地的核弹,使得海底火山爆发,引发海啸,伪装成自然灾害,从而毁灭亚太国家。 真坏啊这些人。 还好。万幸。蛟龙行动队员救出来的外国人,临死前透露出这一切,从而让他们拯救了世界。这就是《蛟龙行动》的故事。 原本只是调查任务,无意间发现敌国潜艇有生还者,不计前嫌去救人,发现惊天绝密,全力阻止,最终维护了世界和平。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这个故事相当小儿科。我觉得需要结合档期去看待这个问题。 《蛟龙行动》作为春节档电影,很多平日里不去电影院的观众,比如父母辈也会跟着孩子们一起。所以电影角度而言,它的故事确实有点粗浅。但如果从春节档的普适性来说,其实刚刚好。不过纵然如此,故事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致命缺陷。 有一场戏,我不吐不快。 潜艇遭到重创,九死一生,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所有人都扭头盯着张涵予扮演的艇长,等着他的指令。 就在这时,只见艇长缓缓从兜里掏出一把口琴,开始吹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生死存亡之际的潜艇兵们懵没懵不知道,反正我是懵了。 副指挥是清醒的,一看这情况,赶快发布新的指令,妄图在命悬一线之际从死神手里夺回全部人员的命。他大声吼出: “大家继续努力,重启所有系统!” 遇到问题就重启。原来核潜艇和我的电脑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别说,你还真别说。 伴随着重启,军歌也是放了起来,“中国海军核潜艇,用热血写下不朽的光荣,光荣!” 军歌唱完,这个系统正常了,那个按钮也有反应了,一切都好了起来。 艇长,也放下了他的口琴。 这是科幻片还是神话故事?艇长的口琴是什么圣天使的祈愿吗? 未免也太儿戏了些。 一个有着致命缺陷的粗浅故事之余,在表演方面,《蛟龙行动》也有不小的问题。 所有演员,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正常说话,每个人都梗着脖子,冒充硬汉。 我理解演员们想演出中国海军气势的心情。 可他们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确实有些别扭。 黄轩和杜江两人尤为明显,感觉说的每句话都在憋着一口气,就差把“我是硬汉”写在脸上了,看得人实在难受。 最后从电影的结局来看,林超贤对内地的民情了解显然还在表面。由于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广泛影响,如今的观众对“包饺子”这事已然深恶痛绝。 我是没想到,躲过了春晚,在春节档电影,在《蛟龙行动》这么一部大片里,结局竟然也能“包饺子”。着实黑色幽默了一把。一部受众明确的春节限定国产大片,这大概是对《蛟龙行动》的高情商概括。 如果是在别的档期,它的这些缺陷,可能会被不少朋友口伐笔诛,大书特书。 但在这样一个日子,伴随着节日氛围,其实倒不会太过影响观众心情。 一切不满,伴随着那四个字,终究都会随风去了。 “大过年的······”

2月6日补:

哎,我理解有偏差了。我对军迷的理解是,对军事方面有浓厚兴趣。可没想到大家理解的“军迷”是军事发烧友······

《犯罪心理》复活新季“演变”发预告 凶手利用疫情建造起连环杀手网络

看影园讯知名罪案剧集《犯罪心理》的复活新季《犯罪心理:演变》发布预告,最棘手最深入的案子来袭,11月24日登陆派拉蒙旗下的流媒体Paramount+。   新季共10集,演员“Rossi”乔·曼特纳、

45.76K
4天前

巴黎夏日

#SIFF27 我的上影节场刊 【SIFF展映片单-官方推荐】 瓦伦丁·卡迪奇:《巴黎夏日》 8.5分 对于一部还没在全球院线上映过、网络评价也屈指可数的作品,便只能通过海报和简介构建大概的印象。但这部《巴黎夏日》,和我预想的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影片的官方简介是,“体会小镇女孩...

50.12K
1周前

《指环王:力量之戒》第二季口碑又要崩盘?

看影园讯 今年有点像季播美剧的“折戟之年”。 前作维持好口碑的《黑袍纠察队》《龙之家族》等,最新季均在播完后,口碑崩盘。 尤其是《龙之家族》,第二季高开低走,算是继《权力的游戏》正传第八季后,再次砸了

47.01K
4天前

了解对象是评论的基础

从前写的作业,现在看来还是分清楚“致敬”和“恶搞”比较好 了解对象是评论的基础 ——从《功夫》中的“致敬”现象谈起 缘起 周星驰的新片《功夫》在大陆尽管票房火爆,但风评却不算太好。大体而言,主流批评的声音多半集中在“剧情突兀”、“主题幼稚”等方面,而他一向的拥...

58.40K
1周前

深情眼

事先说明一下我是原著粉,耳东的文每一部都很好,同样每一部都改变不了要影视化。在这几年里,影视化魔改越来越严重,我开始讨厌看电视剧。直到我遇到了深情眼,这是第一次,让我对小说影视化有了新的改观[送心]在深情眼里保留了角色的基本走向,更丰富了角色。 在小说里叶濛其...

34.78K
1周前

年轻母亲之家 资源分享 1080p

五位栖身收容所的年轻母亲在充满挑战的成长环境中,努力为自己和孩子争取更美好的未来。 内嵌百度夸克资源: https://kdocs.cn/l/cjmuVSCvIf3T 四个未成年女孩早早生育,对如何做一位母亲手足无措,她们同样也是四个母亲的女儿,却在短暂品尝过母乳的甘甜后,尽是得不到的母爱...

56.95K
1周前

一手差牌到圆了美国梦

简介:1949年,被二战炸的伤痕累累的那不勒斯满城废墟,民不聊生。小女孩蒂娜和孤儿卡尔明在命运的安排之下坐上了奔向美国的船,他们期望能找到在美国生活的姐姐。 在好心人帮忙下,安全到了纽约,但发现姐姐却身陷囹圄... 看点1:本剧中两个小演员演技相当了得,蒂娜破衣烂衫在...

85.60K
3天前

犯罪动作电影《捕风追影》曝全新预告海报

今日,由杨子编剧、执导的犯罪动作电影《捕风追影》发布“追到底!”版预告及“跟紧了!”版海报,直接把“跟踪”与“反跟踪”的紧张氛围拉满。作为暑期档的唯一一部犯罪动作爽片,《捕风追影》自官宣定档

91.78K
4天前

《东城梦魇》3年后,她铆足劲拍了部烂剧?

看影园讯 2021年,HBO出品的《东城梦魇》,让凯特·温斯莱特横扫金球奖、艾美奖视后,风光无限。她塑造的小镇中年女警,有血有肉,令人过目难忘。 3年后,她再度携手HBO拍了部现代政治剧《政权》,外媒

47.24K
4天前

一个女人的史诗?

我大概算是第一批去打卡这部电影的了。说说感受吧。这个电影整体氛围比较压抑,叙事上细节不够,所以整体感觉不够宏大,就是没有那种几十年风云变迁浓缩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的感觉。 明星轮番出来打卡是挺热闹,但是有些角色根本没必要,我觉得直接砍掉都无所谓。就比如王祖蓝这个...

10.97K
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