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姐的“凤”,是“一楼一凤”的“凤”,但不是“金鸡”。
其实,回头想想,“凤姐”的这一生,或许是毁在了所谓的“梦想”上的。

她不想一辈子留在乡下,志气是有了。
但能力在哪里呢?
凤姐觉得,自己的歌唱得不错,完全可以靠“唱歌”成为大明星。
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究竟来自何处?
或许是身边所谓“闺蜜”的蛊惑,不知道,当初凤姐和“闺蜜”一起闯天涯后,其他几个的命运如何。
当然了,杠精完全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说,这归根结底不还是父母的教育有问题么。
凤姐的老妈是个“乡下妇女”,你希望她是大学毕业还是希望她是教育专家?
好吧,即便如此,到了凤姐这个年纪,父母的一万句也抵不过“闺蜜”的半句,奈何……。

凤姐是“一出山”就被倒腾去了岛国,还是在酒吧工作了一段时间才被倒腾去了岛国,这个故事介绍得不是很清楚。
反正,凤姐无论在什么地方,“唱歌”这种梦想,是彻底破碎了。
深究一下,这凤姐唱歌的水平,到底咋样呢?
即便是在小山沟里头很厉害,到了大城市,依然这么厉害么?
对自己的“能力”,有着超出能力之外的期待,这或许就是某种“德不配位”。
当然,这个“规则”,大概只适用于只能“凭能力吃饭”的人群,那些天生“屁股大”的,不在讨论范畴之内,人家完全可以“屁股决定能力”。

穷途末路之下,凤姐只能选择这条路了。
而且,还只能“寄人篱下”。
缺钱,谁不缺钱?
凤姐此时知道,自己想要在这个大城市生存下去,没有学历,寸步难行。
唯一不需要学历的工作,只剩下这个。
而这个工作,为她的“梦想”,买不了单。

其实,人家这小小的“干部活动中心”,压根就不想要凤姐。
但奈何,恰好有个岛国过来的外籍人士需要服务。
此时,体现出“学外语”的好处了,凤姐就会,可以提供“优质服务”。

其实当时按照故事节奏来看,还是蛮奇怪的。
毕竟,凤姐的经历,完全也不是会外语的“阶层”。
后来,故事解释了一番,这下明白了。
注意,凤姐在“学外语”的阶段,背景墙可是大有学问,在《 春画 》里头,有过相当详尽的介绍。

既然成为“工作者”,生活中遭遇一些歧视,大概也很正常。
完全可以另坐一桌,偏偏凑上去给人羞辱,有点“不知高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故事,大概是想着给凤姐拉一波“同情”的,毕竟故事主题放在这儿。
但是,对面的妈妈,虽然“恶毒”,估计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将来走到这条道儿上去,活生生的例子,不用来警示教育,着实有点浪费。
其实,工作不分“贵贱”,但孩子终究不能懵懵懂懂闯入这世间的“斗兽场”。

凤姐被老板给睡了。
老鸨子虽然也给了男人一顿教训,但更严厉的招数,都撒在凤姐头上了。
不公平。
但是,这种不公平,就是在这个圈子里头存在着,想要“扭转”这种不公平,那最好的方式是,别碰这个圈子。

不过,还好,凤姐遇到了自己命中的贵人。
一开始以为是个收保护费的,后来才发现,确实是个“收保护费的”,不过,人家是有正经执照的。
这种人物,老鸨子可不敢惹。

期间,凤姐也是回过家的。
只是,现在的自己,成了这样,有家难回啊。
凤姐也只有偷偷留点钱,资助一下困难的弟弟。
这个弟弟有出息,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了大山,成了凤姐的“管区”。
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是最“稳妥”的方法。
成天做梦,没有用。

弟弟刚到管区上任,就恰逢“时代变迁”。
上头要有大动作了,“干部活动中心”的成员也蠢蠢欲动。
但是,老鸨子可是人间清醒,这事儿,人家有牌照的闹闹也就算了,咱这没牌照的,也跟着瞎起哄,回头再被拍下来秋后算账,找谁说理去?

但是,职员们还是有不同意见。
说这正经的工厂都没活干了,咱这小作坊以后还咋活?
哎,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
老鸨子只能把怨气撒到上头,死不死搞什么,那么多“处长”不去管,偏偏来管咱们这“干部活动中心”。

没想到啊没想到,本来以为“公家的比较有保障”,结果人家就是说了“要自己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然后,你会发现,他们依然过着好日子,老百姓的水电气柴米油盐全悄悄的涨了价,唯有工资一动不动。

上头的行动,其实“管区”也相当不高兴。
这,完全是变相剥削基层福利啊,必须要……拥护上层指示。
但是,牢骚是免不了的。

弟弟是科班出身,上头有指示,基层必须加码。
这次,虽然是整治有执照的,但是,顺带整治一下无照经营,必然是好的。
说不说,弟弟的“上层路线”走的不错,看来考公时申论学得不错。
但,对于这个问题,姐夫有不同意见。
整治,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归根结底还不是冲着罚没款去的么,要不罚款,要不提高管理费,总是奔着钱去的,那些流动摊贩,一天赚不到10块,你去惹这个麻烦干什么,一不小心还被爆到网上,完全得不偿失嘛。

这种环境之下,“干部活动中心”竟然还敢“顶风作案”,了不起。
从另一个侧面看,“干部活动中心”是瞅准了上头“雷声大雨点小”,捞一笔也就风平浪静的节奏。
这次的受害者,和凤姐几乎是一毛一样的经历。
到了这种境况,哭能解决什么问题?

有趣的是,这小姑娘已经落到如此境地了,竟然还有脸责问凤姐“为什么不救”她。
怎么,你不觉得自己的傻有问题,还要一个对你表示善意的人为你的傻买单吗。

猜的没错,上头的指示,就是冲着“绩效”去的。
这个月,管区没有达到绩效,这个是办案指标,不达标就要赶紧KPI啊。
这个逻辑,大概和医院差不多。
按照道理,医院是一个不希望忙的地方,甚至都不希望有“客人”。
但院方不是这么想的,但凡来了个“客户”,别的先不管,先挂水再说,后来也实在说不过去了,根据上头指示,现在不敢随便挂水了,但“必要”的检查,该开的都开了。

故事最后凤姐只有“死”了。
这么多年,姐夫也没想着给她个名分,已经说明了问题。
如今,弟弟已经走出大山,前途一片光明,也不需要一个“凤姐”,死了,对大家都好。
只是,遗憾的是家中的老母。
凤姐一直犹豫,觉得没脸回家。
或许,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
父母,很多时候,都是在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大喊大叫,真的有事发生,请相信,家,永远是你最后避风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