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园讯 一个很有趣的( de)现象:很多看过《封神第一( yī)部:朝歌风云》的观众,都成( chéng)了这部电影的精神股东( dōng)。尤其是看到“闻太师回朝( cháo)”的彩蛋,很多人成了自来( lái)水,还编了打call的顺口溜:“你( nǐ)一票我一票,助力闻太师( shī)早日回朝”。

借着这股热潮( cháo),我们来聊一下1990年版的《封( fēng)神榜》,它非常先锋,且具有( yǒu)浓重的Cult片气质。

在上世纪( jì)8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拍( pāi)摄神话剧的风潮,比如中( zhōng)国大陆有《济公》《西游记》等( děng),中国香港有《八仙过海》《钟( zhōng)馗捉鬼》等,其中,《西游记》取( qǔ)得了空前也几乎绝后的( de)成功。
后来,上海电视台电( diàn)视剧制作中心想效仿央( yāng)视,推出一部类似于《西游( yóu)记》的神话剧,于是联合正( zhèng)大综艺有限公司拍摄了( le)《封神榜》。这部剧于1990年首播( bō),颇受欢迎,也饱受争议。
图( tú)片
先锋艺术还是粗制滥( làn)造?
即便是以现在的眼光( guāng)看《封神榜》,它的服装与造( zào)型依然是前卫的、先锋的( de)。剧中人物大都身穿短衣( yī)短裤,权贵阶层还会身披( pī)铠甲,头戴金箍,头饰有珍( zhēn)珠、金属片、闪闪发光的塑( sù)料片……俨然是古罗马风与( yǔ)圣斗士星矢风的大胆混( hùn)搭。


而女性角色比如妲己( jǐ)的服装,主打一个暴露和( hé)花样百出。日间身着“花瓣( bàn)装”。夜间还有“真丝睡衣”。放( fàng)眼整个国剧史,这一版的( de)服装造型也是耀眼的奇( qí)葩。


而能有如此呈现,是因( yīn)为《封神榜》是一部合拍剧( jù),有港资加入。
在当时,殷商( shāng)的历史资料还很少,大陆( lù)服装组设计起来无比艰( jiān)难,一共出了7稿,终于有了( le)比较合适的方案。但后来( lái),领导还是决定采用香港( gǎng)方面的创意,因为他们更( gèng)懂“商业”。这也引来了巨大( dà)的争议,有人说《封神榜》时( shí)尚摩登;也有人怒批它不( bù)伦不类。
比如剧中姜子牙( yá)的扮演者蓝天野老师一( yī)直对此忿忿不平。

《封神榜( bǎng)》的服装与造型自然缺乏( fá)远古感与质朴感,不过,其( qí)另类风格也带来了某种( zhǒng)距离感,这也是神话史诗( shī)所需要的。
此外,这部剧的( de)各种场面也让人眼界大( dà)开。比如哪吒踏上飞火轮( lún)、杨戬打开天眼,以及神魔( mó)斗法场景,满足了当时观( guān)众对于神话世界的想象( xiàng)和向往。

再比如,为了呈现( xiàn)纣王的骄奢淫欲,该剧时( shí)不时就会来一场妖艳的( de)舞蹈,其尺度令人咂舌。

更( gèng)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它还( hái)详细地呈现了纣王在妲( dá)己怂恿下对皇后、臣子等( děng)施加的酷刑:挖眼、烫手、炮( pào)烙、虿盆……

这也使得,对于不( bù)少观众而言,《封神榜》既是( shì)神话启蒙,也是童年阴影( yǐng)。
不过,若以现在的标准审( shěn)视,当时的技术和拍摄手( shǒu)法都非常有限,只能土法( fǎ)炼钢,因陋就简。可为何,它( tā)的口碑与地位却越来越( yuè)高?
一代经典
能让这部《封( fēng)神榜》立住的因素很多,头( tóu)等重要的应该是选角。
剧( jù)组启用了一大批具有话( huà)剧表演功底的演员,同时( shí)邀请来自香港的职业演( yǎn)员,如此的组合让这部剧( jù)从表演维度提升了故事( shì)的说服力。
比如蓝天野饰( shì)演的姜子牙,仙风道骨,慈( cí)眉善目。他的演绎得到了( le)盛赞:“姜子牙不长这样我( wǒ)不认!”

雷长憙饰演的申公( gōng)豹,满脸奸相,邪气冲天,很( hěn)多时候又有修道之人的( de)仪态风度。

达奇的纣王,孔( kǒng)武有力,不怒自威,但又没( méi)什么主心骨,意志不坚,唯( wéi)唯诺诺。最终他幡然醒悟( wù),欲与妖邪对抗,实力显然( rán)不敌,只能点一把火与鹿( lù)台付之一炬,保持住君王( wáng)的体面。

傅艺伟版妲己让( ràng)人更加印象深刻。狐妖未( wèi)附身时,她单纯无辜,附身( shēn)后又阴狠歹毒,傅艺伟的( de)眼神尤其生动,细腻地呈( chéng)现出了变化的层次感。

伯( bó)邑考则由香港演员汤镇( zhèn)宗饰演,真真有“陌上人如( rú)玉,君子世无双”的气质与( yǔ)风范。

而女娲娘娘的扮演( yǎn)者是陈秀珠,她更知名的( de)角色是《金枝欲孽》里的皇( huáng)后娘娘。

其他角色,比如哪( nǎ)吒(何威 饰)、杨戬(李建华 饰( shì))也都威风凛凛,颇有少年( nián)意气。

而在改编层面,这版( bǎn)《封神榜》严格以《封神演义( yì)》为蓝本,保留了原著精神( shén),同时也有删繁就简、大刀( dāo)阔斧的魄力。
举几个例子( zi)。在原著中,有佞臣费仲、尤( yóu)浑,这两个角色在功能上( shàng)差不多,剧集将其合二为( wèi)一,以节省叙事的篇幅。
同( tóng)理,原著中散宜生贿赂费( fèi)仲、尤浑的戏份,剧集将其( qí)安在了伯邑考身上,强化( huà)了他救父心切的焦虑不( bù)安,这一灰色细节让人物( wù)变得更加丰富。

再比如,《封( fēng)神榜》原创了伯安一角,他( tā)是西伯侯姬昌的第三子( zi),阴险狡诈却能力有限。他( tā)不甘于籍籍无名,发起了( le)夺权之战,与姬发剑拔弩( nǔ)张。这条故事线,为姬发赋( fù)予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危( wēi)机感与紧迫感。
而后,伯安( ān)又投靠了商军,倒戈相向( xiàng)。这个角色被塑造得非常( cháng)立体,他是典型的反面人( rén)物,既写出了革命队伍人( rén)员构成之复杂,同时强化( huà)了故事的戏剧性。

更加值( zhí)得注意的是,原著《封神演( yǎn)义》有着鲜明的讽刺精神( shén)。来看故事的开端,纣王只( zhǐ)因题了一首淫诗,女娲就( jiù)派遣轩辕坟三妖祸商,颠( diān)覆政权,致使生灵涂炭。纣( zhòu)王罪该如此?
而妲己也很( hěn)悲催,功成未能身退,女娲( wā)娘娘授意以民间法纪处( chù)置其肉身以平民愤,所谓( wèi)“用完即弃”。

从整体架构看( kàn),所谓的封神大战本就是( shì)神仙布置好的棋局,人与( yǔ)妖的命运都被写下,只剩( shèng)走个流程,有着很强的宿( sù)命感。对这层表意,《封神榜( bǎng)》也加了一笔。
姜子牙封神( shén),申公豹都有受封,偏偏功( gōng)劳最高的姜子牙没有神( shén)位。申公豹非常兴奋,大肆( sì)羞辱。而姜子牙黯然神伤( shāng),在天地间留一孤影。这份( fèn)孤独,平添了讽刺与自反( fǎn)的余味。

“封神榜”之外
从改( gǎi)编的方式看,90版《封神榜》的( de)策略是遵循原作的,它还( hái)原了那个神话世界里的( de)人物、场面,传达了武王伐( fá)纣的正义性与合法性。
此( cǐ)后,根据《封神演义》衍生出( chū)的影视作品,大都一脉相( xiāng)承,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它( tā)的经典地位。而比较成功( gōng)的作品,往往也有着独树( shù)一帜的特色。
比如TVB版《封神( shén)榜》,分为《爱子情深》和《忠义( yì)乾坤》两个篇章,它将《封神( shén)演义》最火的哪吒(喷火娃( wá))、杨戬(三眼娃)、雷震子(飞天( tiān)娃)设定为同学,以哪吒的( de)成长为主线进入封神传( chuán)奇,这无疑从故事开始就( jiù)增添了吸引力。
它还花了( le)大量篇幅,将哪吒之母殷( yīn)十娘塑造得有血有肉,让( ràng)无数观众洒下热泪。

《忠义( yì)乾坤》里,最大的反派竟然( rán)是妲己。这个角色借了武( wǔ)则天的经历,从女妖变成( chéng)女皇,其成长充满血泪。最( zuì)终,她登上王位,环视周遭( zāo)只见满目荒凉,写尽了权( quán)力的虚妄。
剧中,温碧霞媚( mèi)骨天成,再有剧本加持,她( tā)贡献了截止目前最为厚( hòu)重的妲己形象。

其他作品( pǐn)比如《哪吒传奇》,以儿童视( shì)角演绎封神故事。这一版( bǎn)的纣王与妲己也处理得( dé)不落俗套,至今还有不少( shǎo)二创解读视频问世。
此外( wài),还有一些作品跳出了“武( wǔ)王伐纣”的传统框架,从另( lìng)类的角度进入殷周变革( gé)历史。其代表作比如香港( gǎng)漫画家郑健和的经典封( fēng)神题材漫画《武庚纪》,它讲( jiǎng)述的是人、神、冥三大种族( zú)为了生存和自由而战的( de)故事。
该漫画被改编成了( le)动画片。片中,神成了坐享( xiǎng)其成的反派,作为“人皇”的( de)纣王敢于弑神,而周王则( zé)沦为神仙的奴仆,最终成( chéng)了“天子”。

前不久刚刚上线( xiàn)的网络电影《封神·纣灭》也( yě)是类似的立意。它们看似( shì)“离经叛道”,却也给了观众( zhòng)看待历史的不同视角,自( zì)然有其价值。
近年来,封神( shén)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也( yě)出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shì)》《姜子牙》这样的票房爆款( kuǎn)之作。

这足以可见,《封神演( yǎn)义》无愧“第五大名著”的称( chēng)号,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 jī)础,也包含不可估量的改( gǎi)编素材。而眼下的《封神第( dì)一部:朝歌风云》或许只是( shì)新的开始。中国的神话史( shǐ)诗之旅,才刚刚启程。

作者( zhě):小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