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导演通常都有一段( duàn)难以释怀的童年情结,会( huì)具化成某一意象,反复出( chū)现在其一生的许多电影( yǐng)之中。
看中岛哲也的电影( yǐng),觉得他念念不忘的童年( nián)情结大概是一节幽暗陡( dǒu)峭的木质楼梯,通往一间( jiān)弥漫着鬼魅气息的房间( jiān)、一个卧病在床的人。

这个( gè)人在《夏天的大人们》中是( shì)常年卧病而无法照顾女( nǚ)儿、被渴望母爱却又畏惧( jù)母亲的女儿想象为恐怖( bù)漫画中吃人蛇女的母亲( qīn);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shēng)》中则是从小体弱多病而( ér)夺走了父亲全部宠爱、被( bèi)姐姐松子疼爱又嫉妒着( zhe)的妹妹。
母亲深爱着女儿( ér),女儿渴望着母亲;妹妹深( shēn)爱着松子,松子疼爱着妹( mèi)妹。然而同时,女儿恐惧、逃( táo)避着母亲,松子恐惧、逃避( bì)着妹妹。 直到最后,女儿在( zài)一个夏天永远失去了母( mǔ)亲,松子负气出走,没见到( dào)妹妹最后一面。她们的爱( ài)意至死未曾说破,误会失( shī)去了解开的机会,成为了( le)永远的遗憾,一道不可愈( yù)合的疮疤。
当然,中岛哲也( yě)最终在电影中给了她们( men)心灵的自我和解。《夏天的( de)大人们》中,女儿通过长大( dà)后与自己的儿子温情相( xiāng)处,实现了童年未能得到( dào)母亲疼爱的自我和解;
《被( bèi)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离( lí)家出走的松子临终前在( zài)想象中踏上记忆里那道( dào)楼梯,回到了想念她的妹( mèi)妹身边,说出那句她想说( shuō)很久却因父亲和妹妹的( de)病逝再也无人愿听的“我( wǒ)回来了”。
可以想象母亲和( hé)妹妹都有原型,我猜测最( zuì)可能是中岛哲也先生的( de)母亲,《夏天的大人们》是他( tā)最初的作品,最初的作品( pǐn)往往透露很多创作者本( běn)人的经历。
无论如何,这个( gè)人无疑是被中岛哲也先( xiān)生深爱、也深爱着中岛哲( zhé)也先生的一位血脉至亲( qīn),但因中岛哲也先生孩童( tóng)时的幼稚,未及心智成熟( shú)到能够坦然表达爱意,就( jiù)永远失去了对方,以致抱( bào)憾终身。所以长大后的中( zhōng)岛哲也先生借助电影的( de)形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 cì)的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