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宣布,奉俊昊和好莱坞这次联谊失败

看影园特稿 编者按:“时光审片室”由一群爱电影、说真话的审片员组成,从不同的行业、不同身份的影迷角度鉴赏院线影片,为看影园特供影片真实repo。不代表看影园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

6年前,奉俊昊导演获得4项奥斯卡小金人的《寄生虫》,曾以荒诞的阶级寓言震撼世界。他时隔多年进军好莱坞的又一部科幻长片《编号17》上周五中美同步上映,本被寄予“下一个《雪国列车》”的厚望。

然而这部投资1.2亿美元、集结了罗伯特·帕丁森与马克·鲁法洛等大牌明星的新片,却在全球遭遇票房失利——

上映整整一周,影片全球票房一共5600万美元(还不到成本的一半儿),中国内地票房仅1400万元(预测最终总票房1700万元),看影园评分7.0分……

等了一周,目前影片结局看上去已成定局,不太存在翻盘的可能。从奥斯卡最佳影片到票房大扑特扑,《编号17》是怎么回事?奉俊昊和好莱坞的这次联谊为何“失手”?

【前方剧透预警】


“科幻巨制”的幻灭

观众的不满,首先源于预期与成片的巨大落差。

影片改编自爱德华·阿什顿的小说《米奇7号》,原著以克隆人伦理与永生困境为核心,探讨的是哲学层面的身份认同。奉俊昊改编的重心,则是对美国政治的讽刺与荒诞喜剧的堆砌。

可以说,观众期待的是《星际穿越》式的硬核科幻,却看到了一部充斥着黑色幽默的“太空职场小品”。米奇(帕丁森饰)作为可无限复制的“消耗体”,反复经历死亡与重生的设定,本可以往人性方面大挖特挖。

但影片几乎是仅将这一点作为了推动荒诞剧情的工具,甚至用“两个帕丁森裸体互殴”、“扯头花三人行”(内地这一段删减掉了)的桥段,博取廉价笑点。

奉俊昊试图将《寄生虫》的社会批判嫁接到《编号17》的科幻类型中,但效果适得其反。

影片中殖民地的极权统治者马歇尔(马克·鲁法洛饰)头戴红帽子、脸颊上的枪伤、宣扬“基因纯净度”的口号、对媒体的操控,把“讽刺特朗普”写在脸上了;殖民地同时作为企业与教会的设定,也是直指资本与宗教的权力合谋。

然而这些符号化表达过于直白,对于常年浸染在美式政治讽刺片中的观众们来说,《编号17》的表达,简直就是“政治讽刺的幼儿园版本”(外媒锐评)。

当米奇与克隆体18号被迫合作反抗时,影片又突然转向对“权力制衡”的理想化歌颂——从虚无主义突然转折到浪漫主义,奉俊昊导演似乎是在商业诉求与作者表达间摇摆不定。


被牺牲的哲学深度

影片前半小时用快速蒙太奇交代了世界观,打造的"尼福尔海姆"殖民地(北欧神话中终年充满迷雾的苦寒之地)在美术方面堪称惊艳。

可惜视觉效果虽然极具风格,但信息密度过高,且缺乏重点。殖民地的生态、外星虫族的威胁、克隆技术的伦理争议等线索杂乱无章,最终都沦为背景板。

当主线聚焦于米奇17号与18号的共存危机时,剧情又陷入重复的密室喜剧套路。有影评人调侃说:“看两个帕丁森吵架两小时,不如去看《致命ID》”。

原著中关于“永生是否消解人性”的思辨,在电影中也被简化为“克隆体性格差异”的闹剧。

米奇17号懦弱自私,18号暴戾狡诈——多适合探讨人性的复杂,但影片仅仅用他们争夺女友纳莎的三角关系制造冲突。

真是不敢相信,2025年了,科幻电影里面的核心矛盾竟然还是三角恋。

更遗憾的是,外星虫族作为潜在的高概念设定(暗示星球原生文明的智慧性),最终只沦为背景中的“萌物”,也无法与殖民主义的主题,进一步深刻呼应下去。

《暮光之城》、《信条》、《新蝙蝠侠》

罗伯特·帕丁森在告别《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后,多年以来早就从“闪闪发光的吸血鬼”,转型为“满嘴跑火车的演技派”。他在《新蝙蝠侠》中的阴郁气质曾赢得赞誉,也被大导演诺兰聘来主演自己的《信条》。

可以说,帕丁森的表演算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夸张的鼻音、佝偻的体态,无论是懦弱版还是暴戾版米奇,他塑造的“社畜”形象都在《编号17》中闪闪发亮。

帕丁森自己曾说过,如果《新蝙蝠侠》卖不好,他就下海去拍亲密戏(且特意强调是文艺类型的)。无论前作卖得如何,帕丁森这次确实是演了裸戏(虽然内地观众看不到吧)——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很好,支持。


不过当观众们看到第三个裸体帕丁森从打印机中爬出时,难免还是会觉得荒诞了些。


殖民主义批判的浅尝辄止

影片试图通过马歇尔的统治(强制异性恋、白人至上政策等),隐喻西方殖民历史,但处理方式流于表面。

比如说,“基因纯净度”的设定本可关联与“优生学”有关的批判,却在片中被简化为反派聚餐时的台词笑料;殖民地居民对统治者的盲从(佩戴红帽子),更像是对现实世界中政治的粗暴影射,而非对殖民结构的系统性反思。

对于这一点,《好莱坞报道者》尖锐指出:“奉俊昊把《1984》拍成了《独裁者》式的恶搞片”。

更矛盾的是,影片将反抗的希望寄托于“制度制衡”,这种保守的解决方案与《寄生虫》中底层互害的尖锐相比,堪称是创作力的倒退。

奉俊昊早年间就以《汉江怪物》,证明了自己驾驭类型片的能力,但《编号17》暴露了他在好莱坞体系中的困境:为迎合全球市场,他不得不弱化作者性,转而堆砌商业元素(动作戏、喜剧梗、明星效应)。

结局就是他会既失去作者影迷的支持,又未能满足爆米花观众的需求。当影片用“打工人逆袭”做宣传时,中国观众期待的是《流浪地球》式的热血,却发现主角最终只是体制的妥协者——这种文化误读加剧了票房惨败。

当影片用虚无主义解构一切,却未提供任何超越性的思考时,观众的自然反应是:“所以呢?”

或许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流媒体时代,一部既不愿彻底拥抱娱乐、又无力承载深刻哲思的电影,注定成为资本与艺术夹缝中的牺牲品。

作者 | 甄子

史蒂文元再度携手奉俊昊合作新片《米奇七号》

史蒂文·元和保罗达诺在《玉子》中 看影园讯 《寄生虫》导演 奉俊昊为华纳执导的未定名科幻片演员阵容在扩充,除了“新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托妮·科莱特、“绿巨人”马克·鲁法洛和娜奥米·阿基外,曾在《玉

13.03K
5天前

动画电影《大雨》曝导演特辑,不思凡谈《大雨》和《大护法》关系

看影园讯 今日,水墨国风动画电影《大雨》发布导演特辑,首曝“鬼才导演”不思凡的创作故事。 据悉,电影《大雨》为不思凡继《大护法》后执导的第二部动画长片:不思凡称“《大护法》是对人性的描述,《大雨》是自

43.20K
6天前

有点受不了这种“新型女频”

所有人都像是女主的工具人。工具人一号:男主 女主家里出现了任何事,女主自己遇到任何事,都是男主帮她摆平。 工具人二号:表姐 敏敏 好闺闺,有什么事情都跟着女主支持她,干什么就跟女主助理跟班一样,女主一句话吩咐下去,就去做了。女主失踪了,比她亲爹还着急。在这个故...

66.31K
1周前

让父亲感受来当家

《爸爸当家漫享季》的节目设置看似简单-﹣让父亲们全面接管家庭事务,母亲则退居观察席。但这种角色置换产生的化学反应却远超预期。当父亲们面对奶粉比例、孩子情绪崩溃、家务琐事时表现出的困惑与挫败,暴露出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真相: 家庭照料工作所需的技能与智慧,丝毫不亚...

98.47K
1周前

这些对联实在是太经典了

上: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下: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上: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下: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上: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下: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

69.05K
1周前

看影园7.5,模糊的高分佳作!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一位心怀远大理想,却收入没着没落的酸秀才,即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最后一关——岳父大人。 《大自然对你说了什么》 What Does that Nature Say to You 01 初见 烈日炎炎,一辆略显破旧的车内,河东来(...

18.37K
1周前

“创作应该跨越性别,探讨人性”,专访青葱计划大师班导师姚晨

看影园讯 不久前,姚晨给青年导演们上了一堂创作课。用她的话讲,“二十多年的从业心得,一节课是聊不尽的。我所能做的,只是协助青年导演们多建立起一份‘相信’,让他(她)更加坚定的去探索未知。” 这堂课来自

64.13K
5天前

DC电影《超人:传承》选角开始? 詹姆斯古恩:现在只定了一个小角色

大卫·科恩斯维特 看影园讯上周末,多家外媒披露好莱坞已有很多演员竞争《超人:传承》男女主角和反派的表演机会,美剧《政客》男星29岁的大卫·科恩斯维特、26岁的《亲吻亭》男星雅各・艾洛迪是超人克拉克·肯

72.93K
6天前

清凝仙子事件对《罗小黑战记》世界线影响的推测(持续更新)

熟悉漫画、tv版以及电影的小伙伴们显然都或多或少的猜到清凝仙子事件对《罗小黑战记》的整个世界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篇文章就是根据现有的漫画、电影及tv版的所有剧情对清凝仙子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对世界线的影响做一个尽可能详细的推测。也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各路大神做...

90.52K
1周前

孤独摇滚,众观泯然;月明星稀,孤独不苦。

包场了《孤独摇滚(下)》,回家的路上月亮特别圆;满月不需要稀(悉)星(心)的陪伴,他足够圆满,一人便可以照亮整个夜空。人当是如此,只要内心足够充盈,孤独也不会感觉寂寞。 较于上部,少了很多小孤独自己内心的呱噪吐槽,用其他角色的互动交感补足了整个环境的嬉闹氛围...

11.80K
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