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泪》中的人物特写、场( chǎng)景布置和后半段的蒙太( tài)奇,真的是把电影的优势( shì)显示出来了。或者说,它让( ràng)观众看到了电影与舞台( tái)剧不一样的地方。
Lucy遭受父( fù)亲虐待的痛苦、与Cheng相爱后( hòu)短暂的快乐、最后被父亲( qīn)带回家后的绝望,都通过( guò)Lillian Gish的面部特写表现出来。而( ér)临近结尾、悲剧发生后Cheng与( yǔ)Battling对峙的段落,在无对白的( de)情况下,几个特写,就让观( guān)众感受到Cheng的悲愤与Battling的残( cán)忍。
影片虽然是在studio拍摄,场( chǎng)景却都显得很真实。雾沉( chén)沉的Limehouse与Cheng精心布置过的住( zhù)所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 zhě)象征着主人公所处的阴( yīn)暗的大环境,后者则是见( jiàn)证他们爱情的温馨小屋( wū)。
而当Lucy被其父带离Cheng的住处( chù),一切美好瞬间结束。一边( biān)是Cheng步入昏暗的城区为Lucy买( mǎi)花,一边是Lucy的生命逐步走( zǒu)向凋零。蒙太奇加深了悲( bēi)剧效果——Cheng无法像观众这般( bān)处在上帝视角,当他得知( zhī)发生的一切、转头去寻找( zhǎo)Lucy时,为时已晚。
我印象很深( shēn)的是Lucy为了躲避父亲的责( zé)打、逃到小房间关进房门( mén)那场戏。镜头不断在害怕( pà)的Lucy与发怒到最后拿斧头( tóu)砸门的父亲之间切换,像( xiàng)是越来越急的厄运逼近( jìn)的脚步。我们听不见Lucy的惊( jīng)叫声,可是却能从她的肢( zhī)体动作、面部表情看出她( tā)深深的无助。逃不出的狭( xiá)小房间,正如她逃不出的( de)家庭困境。
《残花泪》通过花( huā)朵这一意象,把看不见的( de)爱情、人物的命运化为观( guān)众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事( shì)物。Cheng房间里的花朵,让Lucy感受( shòu)到Cheng的爱情,感受到生活的( de)希望。而Lucy父亲在摧毁Cheng的一( yī)切物品后,Lucy的生命,也如同( tóng)花朵一般零落毁灭。
令人( rén)遗憾的是,即便《残花泪》表( biǎo)面上将Cheng描写为正面人物( wù),这一人物却无时无刻不( bù)在体现者当时的西方人( rén)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眯( mī)眼、驼背,虽有理想看上去( qù)却没什么精气神。格里菲( fēi)斯的白人至上思想,不仅( jǐn)表现在《一个国家的诞生( shēng)》中对黑人的直接丑化,也( yě)表现在《残花泪》里刻意强( qiáng)调的白人与亚裔的差异( yì)。Lucy的父亲反对她与中国人( rén)恋爱,而影片对这一反面( miàn)角色的批判,只停留在他( tā)的酗酒与凶残,并没有涉( shè)及他的种族歧视。Lucy与Cheng的恋( liàn)爱关系,最初来自于Cheng对Lucy的( de)同情、Lucy对Cheng的感恩,似乎是在( zài)说“爱情可以战胜种族偏( piān)见“,但格里菲斯根本意识( shí)不到,种族偏见本身就是( shì)不对的。
(一篇2019年的观影笔( bǐ)记,略作修改。)